【導讀】中國成都,2025年11月20日 – 在今日開幕的2025集成電路發展論壇(成渝)暨第三十一屆集成電路設計業展覽會(ICCAD-Expo 2025)上,行業目光聚焦于一場技術革新。上海伴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了兩款劃時代的AI智能體新產品——DVcrew與PDcrew。此舉并非簡單的產品迭代,而是直指公司核心使命:通過AI智能體重構電子設計自動化(EDA)工作流,最終實現芯片自主設計的終極愿景。
芯片設計領域有一個公認的痛點:驗證難。功能失效是流片失敗的首要元兇,驗證環節往往消耗最長的研發周期,其團隊規模甚至是RTL設計團隊的2到5倍。隨著SoC集成數百個組件,其交互復雜性的指數級增長,使得確保每一個代碼片段、每一次交互的正確性,如同大海撈針。
傳統上,工程師們常說,發現最后一個Bug需要“99%的努力和1%的運氣”。而DVcrew的目標,正是運用AI智能體將這1%的運氣成分系統性地消除。
那么,它是如何做到的?DVcrew并非單一工具,而是一個高度成熟的“AI驗證專家團隊”。它融合了AI智能體、RTL深度分析、規格說明解析、仿真軌跡挖掘與形式化驗證等多項前沿技術。其核心能力在于:自動生成覆蓋各種復雜場景的斷言,并高效定位那些隱藏在代碼深處的、難以復現的漏洞。通過引入DVcrew,芯片設計公司不僅有望大幅提升最終產品的質量與可靠性,更能在驗證這一高成本環節實現顯著的成本控制。
PDcrew:駕馭物理設計不確定性,實現7x24小時不間斷優化
當前端設計完成,芯片成功的接力棒就交到了物理設計團隊手中。將網表轉換為代工廠可接受的GDS版圖,是整個流程中最具不確定性的環節,其質量高度依賴于網表質量和物理約束。
伴芯科技歷時數年,自主研發了新一代適用于AI智能體框架的布局布線引擎。PDcrew 正是這一努力的結晶,它提供從網表到GDS的一站式解決方案,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工干預,提升流程的自動化與確定性。
尤為值得一提的是,PDcrew為棘手的工程變更流程提供了高效的解決方案。設計師現在可以在盡量不觸動已定型設計或掩膜的情況下,快速完成設計變更。更引人注目的是,這個自主流程智能體能夠每周7天、每天24小時不間斷運行,不知疲倦地對芯片的性能、功耗和面積進行持續優化,這是人類工程師團隊難以比擬的持久戰斗力。
核心技術基石:雙知識庫驅動的AI智能體
兩款產品強大能力的背后,是伴芯科技獨特的“AI智能體與雙知識庫”驅動架構。這被視作其重構EDA的關鍵貢獻。

指導性知識庫:由芯片設計與EDA領域專家的經驗錘煉而成,它為大型語言模型提供了精準的任務指引和分析框架,確保了AI在專業領域內分析的準確性與可靠性。
客戶專屬知識庫:允許客戶將自身積累的、高度私密的技術經驗和設計規范注入AI智能體的工作流程中。這不僅讓工具更“懂”客戶,更能幫助企業形成獨特且難以復制的技術壁壘。
在這種“分析-驗證-優化”的閉環迭代模式下,AI智能體能夠有效規避“幻覺”問題,行動路徑清晰明確,直至精準完成任務。DVcrew與PDcrew內部集成的多個AI智能體,正是在這套體系下高效協同,共同應對芯片設計的各項復雜挑戰。

目前,伴芯科技的兩款新產品均已成功在早期客戶中部署,并收獲了積極反饋。
黑芝麻智能的相關部門負責人對此評價道:“我們堅信大語言模型等AI技術為提升驗證自動化與可靠性帶來了重大機遇。伴芯科技使這一信念照進現實。他們的AI技術能自動分析我們的設計和測試平臺,智能生成設計假設和檢測器,將我們的驗證水平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。表現十分出色!”
同時,某美國頭部芯片公司總監的反饋則聚焦于PDcrew帶來的顛覆性體驗:“伴芯科技的PDcrew向我們證明,市場上已經出現了比傳統方案更優的選擇。其在物理設計上展現的能力遠超我們以往的經驗。其中一個‘意外之喜’是,它甚至在完成掩膜級的工程變更后,依然能嚴格滿足我們的時序要求。我甚至開始相信,傳統三大EDA公司的解決方案正面臨真正的挑戰!”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