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導讀】在近日舉行的2025英特爾技術創新與產業生態大會上,英特爾以“感官覺醒”為主題,集中展示了基于英特爾? 酷睿? Ultra 200H系列處理器的突破性AI能力。此次發布的核心,在于通過高達128GB的系統統一內存與創新的可變共享顯存技術,徹底打破了輕薄設備運行超大規模AI模型的壁壘,將端側AI的應用場景拓展至前所未有的廣度。
內存革命:最高120GB可變顯存,輕薄本也能流暢運行120B大模型
傳統筆記本的核顯顯存固定且有限,是制約其AI性能的關鍵瓶頸。英特爾憑借強大的XPU架構和創新的可變共享顯存技術,為酷睿Ultra 200H系列帶來了顛覆性改變。
該系列處理器最高支持128GB系統統一內存,并可智能分配超過120GB作為動態顯存。這意味著,無論是高性能輕薄本、Mini PC、邊緣AI Box還是迷你AI工作站,都能獲得堪比獨立顯卡的大顯存支持,從而在本地流暢運行參數量高達120B的混合專家模型,為AI應用開發者和企業用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本地算力自由度。
算力核心:酷睿Ultra 9 285H釋放99 TOPS澎湃AI動力
作為系列的旗艦產品,英特爾? 酷睿? Ultra 9 285H處理器展現了其全棧AI算力的強大實力。其平臺整體AI算力高達99 TOPS,并由不同單元協同工作:
集成顯卡:貢獻高達77 TOPS的算力,是運行大參數AI模型的主力。
NPU:提供13 TOPS的算力,專為高能效的持續AI推理優化。
CPU:貢獻9 TOPS算力,確保系統快速響應和低延遲處理。
這一強大的算力組合,已廣泛兼容包括Qwen 3-30B-A3B、Qwen 3-Next-80B-A3B、GPT OSS-120B/20B在內的主流MoE模型及多種稠密模型,展現出卓越的模型兼容性與靈活的部署能力。
在市場布局上,英特爾也進行了精準定位:8000元以下價位的主流機型配備64GB內存,以輕薄機身滿足全場景需求;而萬元價位以上的發燒友和開發者市場,則可通過配備96GB至128GB內存的Mini PC等設備,獲得遠超同價位移動平臺的AI算力,實現本地化的模型推理與訓練。
酷睿Ultra 9 285H的卓越能力最終體現在實實在在的用戶體驗上,它如同喚醒了設備的AI“感官”,讓智能變得觸手可及。高保真OCR,精準識圖:率先優化支持DeepSeek-R1 OCR模型,可精準識別圖像中的文字與排版,并一鍵轉換為可編輯文檔,處理更快,內存消耗更低。
視覺語言理解,“慧眼”識物:支持通過攝像頭實時解析畫面內容,并借助XPU優化大幅提升首字生成速度,帶來流暢的視覺交互體驗。
智能聲紋生成,“開口”成聲:基于本地TTS技術,可在端側生成音色自然、富有情感的語音,支持個性化聲紋定制,全程保護用戶隱私。
端側AI智能體,“動手”執行:通過支持模型上下文協議,賦予AI代理強大的理解、記憶與連續任務執行能力,讓AI真正具備規劃和“動手”的能力。
作為AI PC的開創者,英特爾正通過與生態伙伴的緊密合作,不斷探索端側AI的邊界。
雷電互聯構建算力集群:利用雷電技術可將兩臺酷睿Ultra 9 285H PC互聯,構建一個經濟高效的本地算力集群,支持高達235B參數的大模型進行分布式推理。
“以存代算”突破瓶頸:英特爾與Phison合作,通過aiDAPTIV+技術,利用PCIe 5.0 AI SSD助力CPU進行“以存代算”,顯著加速模型推理,以更低成本帶來更迅捷的AI體驗。
英特爾中國區技術部總經理高宇表示:“通過創新的內存架構與廣泛的生態合作,我們正賦予AI PC更強大的智能,以不斷提升的感知、理解與執行能力,全面激發端側AI的‘感官覺醒’。”
此次英特爾酷睿Ultra 200H系列的發布,不僅是一次技術的升級,更是一次端側AI能力的重新定義。它讓超大規模AI模型從云端走向本地,在保護隱私的同時,帶來了極速響應和無限可能的創造力,標志著AI PC正全面邁入一個全新的“感官覺醒”時代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