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萊迪思半導體與Helion合作推出基于FPGA的新一代攝像頭設計解決方案
近日,萊迪思半導體公司宣布攜手Helion推出多款基于FPGA的新一代攝像頭設計解決方案。這項開發是運用低成本、低密度FPGA加速先進的攝像頭設計的。
2015-02-12
-
美高森美為SmartFusion2 SoC FPGA和IGLOO2 FPGA 器件加入物理不可克隆功能
近日,美高森美公司宣布為其旗艦SmartFusion?2 SoC FPGA和IGLOO?2 FPGA 器件的領先網絡安全功能組合增加物理不可克隆功能。此舉增強了SmartFusion2 SoC FPGA和IGLOO2 FPGA器件功能,同時進一步提升在FPGA領域的網絡安全領導地位。
2015-02-11
-
對比分析“一母同胞”的CPLD與FPGA不同之處
可編程邏輯器件在數字系統的發展史中可以說是最亮的一筆。PLD能夠完成任何數字器件的功能,用PLD來開發數字電路能夠減少PCB面積,提高系統的可靠性,而且還大大減少了設計時間。由PLD延伸出的FPGA和CPLD都是可編程邏輯器件。
2015-02-07
-
FPGA激光器驅動怎么辦?電路設計指南幫你忙
本文設計了一種半導體激光器驅動電路,重點介紹了利用FPGA 實現DDS 的方法。利用QuartusII 軟件進行在線仿真,減少了后期進行綜合試驗的錯誤率。在完成系統的核心部分設計之后,對硬件電路的設計進行了詳細的討論,感興趣的童鞋可以瞧瞧!
2015-02-07
-
低電壓電路設計分享,FPGA成功的關鍵步驟
要想獲得成功的FPGA的電路板,最關鍵的步驟就是需要低電壓電路,并且不止一個,行業普遍的都是四到五個,那么如何設計這四至五個不同的低壓電源對不同元件供電電路呢?
2015-02-06
-
萊迪思半導體公司宣布iCE系列器件出貨量超2.5億片
近日,萊迪思半導體公司宣布可編程產品iCE系列器件上市三年出貨量超過2.5億片。越來越多的移動設備集成iCE系列FPGA,使得制造商對于iCE系列FPGA的需求持續增長。
2015-02-05
-
如何實現高效并行的實時上采樣?FPGA獻計
采集模擬信號的樣本叫采樣。一般情況下,采樣指的是下采樣,就是抽取信號。上采樣和下采樣都是對數字信號的重采過程。而上采樣是下采樣的逆過程,同時也是增取樣或內插的過程。本文詳細介紹了使用FPGA來實現高效并行的實時上采樣過程。
2015-02-05
-
萊迪思半導體推出的新一代iCE40 UltraLite器件 可為OEM廠商豐富移動設備的功能
近日,萊迪思半導體公司宣布推出新一代iCE40 UltraLite器件,可幫助制造商將獨一無二、極具吸引力的功能添加到最新的移動設備中,并加速其產品上市進程。iCE40 UltraLite FPGA是適用于消費類移動設備和工業手持設備,業界尺寸最小、功耗最低的可編程解決方案。
2015-02-05
-
如果FPGA設計中出現時序違規,要怎么辦?
前面小編為大家講到《時序約束的一些經驗》,這一節中將談論添加約束后進行綜合,如果出現時序違規,會是哪類情況以及該如何去解決。想學習這方面知識的童鞋可千萬別錯過,不然后悔別找我!!
2015-02-04
-
經典電路:FPGA電機測速系統如何工作?
本次設計是基于FPGA 的電機測速系統設計,利用的是Altera 公司開發的Quartus II 軟件作為設計平臺,可以在FPGA 開發板上實現測量由傳感器轉換得到的脈沖信號,并且通過計算得到電機轉速值。
2015-02-04
-
菜鳥升級必備:通透了解FPGA設計流程
初學者對于FPGA的設計流程總是束手無策,可能會感覺FPGA的設計流程冗長繁雜,無從下手。通過EDA設計工具掌握FPGA設計流程,這些都不是問題。
2015-01-31
-
網友分享:時序約束的一些經驗之談
如果設計的電路只是提供給NIOSII在FPGA內調用,沒有外部器件的相關延時信息,該怎么約束輸入輸出呢? 針對一個這位網友給出了時序約束的一些經驗之談,分享給大家。
2015-01-29
- OLED顯示器季度榜:華碩登頂,微星躍升,三星承壓
- 2nm量產+先進封裝,臺積電構筑AI算力時代的“絕對護城河”
- HBM4時代臨近,SK海力士被曝將獨占英偉達80%訂單
- 大聯大Q3凈利首破50億創紀錄,AI驅動2026年增長延續
- NAND閃存明年Q1繼續暴漲!存儲芯片全面進入賣方市場
- 安森美將回購授權翻倍至600億美元,承諾以全部自由現金流回饋股東
- 架構變“敏捷”、戰略更“聚焦”,英特爾在重慶談“變”與“守”
- EDA迎來“智能合伙人”:芯和聯想突破設計瓶頸,AI驅動全流程革新
- 將1%的運氣變為確定性:伴芯科技DVcrew如何攻克芯片驗證“最后一道難題”?
- 匯山海,眾行遠:英特爾攜手聯想、惠普等生態伙伴,共譜AI PC新篇章
-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
-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
-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
-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
-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
- Position / Current Sensors - Triaxis Hall




